683 李东阳的理政
  徐溥离开之后,朱佑樘重用了三个人,分别是李东阳、刘健、谢迁。
  这三个人,为朱佑樘再现了仁宣之治。
  我们先说李东阳。
  李东阳出身很好,一出生,就是军籍身份,居住京城。
  这个出身,只能为他带来好的资源。他想由此成就,还需要做一个有能力的人。
  李东阳从小就有能力——神童!
  他四岁就能够写一尺见方的大字!
  一个孩子,四岁就能写大字,确实神奇!
  而且,古人的四岁,就是我们今天三周岁!
  我们有孩子的人,可以想一想,我们的孩子,三岁的时候会干什么?我相信,大多人和我一样的回答:能不把屎尿拉在裤子里,就已经非常了不得了!
  而李东阳,已经会写字!
  朱祁钰听说了之后,立即召见了李东阳,并且当面测试。
  测试的结果令朱祁钰非常高兴,当下将李东阳抱着放在自己的膝上,赐给他水果和纸币。
  后来,朱祁钰又两次召李东阳讲解《尚书》要义,很合明景帝的心意,命他进入京学。
  天顺八年,公元1464年,李东阳十八岁,考中进士,被推选为庶吉士,授予编修职位。后来,逐渐升为侍讲学士,担任东宫讲官。
  弘治四年,公元1491,李东阳参与的《宪宗实录》编纂完毕。
  李东阳由左庶子兼侍讲学士,提升为太常少卿,仍旧兼任着以前的官职。
  弘治五年,因发生旱灾朝廷广开言路。
  李东阳一条条摘录《孟子》七篇的要义,附上对时政得失的看法,共计数千字,呈送皇帝。
  朱佑樘看了,很是赞赏。
  内阁大臣徐溥等因为皇帝的文告命令繁多,请求仿照先朝王直旧例设官专门负责,于是,提升东阳为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,进入内阁专门主管诏书命令。
  弘治八年,李东阳以现任职务进入文渊阁,参预机要事务,与谢迁同一天到位。
  弘治十七年,公元1504年,阙里庙重新建成,李东阳奉命前去祭祀。
  他返回后上疏说:“臣奉使命急速上路,正遇上极为严重的旱灾。天津一带,夏麦已经枯死,秋稻还未下种,纤夫衣不遮体,扛锄的农人一副饥饿的面容,盗贼四处横行,其中青州尤为严重。南方来的人说,江南、浙东的道路上挤满了流亡的人,地方户口减少,军队人员空虚,仓库里无十天的积储,做官的短缺好几年的俸禄。东南是国家财赋重地,一年的大荒已经到如此地步,北方人苟且懒惰,向来没有积蓄,如果今年秋天再歉收,民众如何承受得了?事情的变数,恐怕是难以预测的事。
  臣虽然长期在官署,天天接触奏章奏议,但如果不是经过这地方,仍然不可能了解这些情况,何况陛下深处皇宫之中呢?臣在路上察访,都说吃白饭的闲散人太多,国家的费用没有常规,差使劳役频繁,苛捐杂税重叠。京城大兴土木,使服劳役的军士财力竭尽,每逢遇到操练,宁死不去。世家豪族所占的田地面积跨越郡县,还不断向上伸手要求再赐。亲王前往封地,供应十万至二三十万两。游手好闲的人,以皇亲仆从为名往往在关口、渡口及都会城市大开市场、店铺,来收取商税。国家建都在北方,供应依赖东南,商人都害怕地跑了,这远不是什么小事情。再有织造内官放纵手下人骚扰,守闸官吏没有不惊骇而跑的,当地穷困小商小贩没有不骚动的。这又是臣所亲眼看见的事。
  民间的情况,郡县官府不了解,郡县的情况,朝廷不知道,朝廷的情况,深宫也不知道。起初为容忍遮盖,最后发展到蒙蔽。容忍的事端还小,蒙蔽的祸患就很深。臣在山东听说陛下由于灾害异常现象屡次出现,下命令要群臣不要忌讳把话都说出来,然而诏书频频下达,群臣在奏章奏议中都已把自己的见解陈述。但是事关内廷、贵戚的事,一动就受到牵制,经过好几年,拖了很长时间,最后都杳无音信。我的确担心今天所说的那些话又成为虚文。请求取出以前朝廷内外条奏,仔细地加以选择,当机立断予以实施。”
  朱佑樘看了之后,表示赞许,全部条奏交给所主管官署。
  徐溥离开朝廷后,朱佑樘几次召内阁大臣当面议政。
  李东阳与首辅刘健等尽心献言,对于有关时政的过失必定尽言极谏。
  李东阳擅长古文,阁中奏议大多是他写的。奏议发出,天下传阅吟诵。
  第二年,朱佑樘去世,李东阳与刘健、谢迁一同接受顾命,辅助太子。
  这体现了朱佑樘对李东阳的重视。
  李东阳秉政以后,虽然贵为内阁大学士,又“以文章领袖缙绅”,但他平易近人,广交朋友,史书记载他是:“李文正当国时,每日朝罢,则门生群集其家,皆海内名流。其座上常满,殆无虚日谈文论艺,绝口不及势力。”
  可见李东阳在政治人更多采取的忍让的态度,不管和士林还是宦官、外戚等都相处都还算不错。
  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高,他主持文坛数十年之人,其为诗文典雅工丽,是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。他在文学方面,主要有三点主张:一、主张学古,反对模仿。二、言由心生,诗文真情。三、知言养气,文主于气。
  这些主张,直接影响了后来的“性灵说”等流派。
  李东阳的诗,往往直抒心臆,就是写景,也带有极浓的感情.色彩,比如这首《游岳麓寺》:
  危峰高瞰楚江干,路在羊肠第几盘。
  万树松杉双径合,四山风雨一僧寒。
  平沙浅草连天在,落日孤城隔水看。
  蓟北湘南俱在眼,鹧鸪声里独凭栏。
  这诗,就是放在唐诗,也丝毫不逊色。
  当然,他也有许多豪情的诗,如《闻鸡行》:
  城头鸡鸣声不恶,祖生夜舞司州幕。
  南来击楫向中流,杀气横秋尽幽朔。
  手提一剑驯两龙,黄河以南无战锋。
  十州父老皆部曲,谁遣吴儿作都督。
  中原未清壮士死,遗恨吴江半江水!
  这首诗,让我们知道,李东阳也是个豪情忠义之人,如果上天给他时机的话,他一定会像祖逖一样,中流击楫,为国家,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