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节
看着小媳妇眼中不作伪的信任和崇拜,谢三肚子里就像喝了半斤蜜水般的舒畅,又好像吃了一大盘子驴打滚。他只觉得心间一片绵柔,甚至想伸手抱抱这个欢蹦乱跳的小媳妇。只是他到底是个守礼的人,也做不得半点看清她的事,于是干脆伸出手指,弹了她一个脑门。
既然她这么崇拜他,他就把这八珍斋帮她弄起来吧。
董香香诧异地捂着额头,抬眼问道:“三哥,你干嘛弹我?”
“哼,没规矩,都说了没结婚前不许动手动脚的。你刚刚又干嘛呢?”
谢三自以为摆出了一副严肃正直的君子样,却不知道此时他的眼神温柔得像水,能溺死个把人。董香香被他这样注视着,头皮发麻,脸也都红起来了。
她连忙放下他的手,却不好意思再同他说话了。
谢三看了她一眼,就催促董香香去念书了。结果,董香香心跳如鼓地走出了书房,谢三却靠着门上半响无语。心里盘算着,正月里结婚总是不太好的,最早好像也要等到三月份才能办喜事。
可是,他跟小媳妇好像都有些等不下去了?这要如何是好?
不行,怎么能一天到晚想着结婚孩子热坑头呢?他需得拿出读书人的风范来,悉心教导年幼稚气的妻子,顺便给她做个好榜样。谢三暗下决心。
董香香再见到他的时候,就觉得谁欠三哥钱不还似的。她几次想上前劝他钱财是身外物,却始终没来得及开口。因为谢三哥动不动就在她面前,转身而去。每次都身子站得直直的,步子也走得无比坚定。
弄得董香香一头雾水,实在弄不明白谢三哥这是又犯什么毛病了。
好在隔天那位马大姐也就来了,工钱和工作时间也都谈好了,马大姐对这待遇样样都满意。自从她丈夫去世之后,她和婆婆苦苦度日,生活总算出现了转机。
所以,马大姐十分珍惜这份工作,接待客人的时候特别热情。干起活来也格外的卖力。她也是乡下嫁过来的媳妇,也属于身大力不亏那种类型。所以,很多时候看着董香香那么瘦小,一遇见力气活她就很自然地接手过来。
董香香就觉得马大姐的际遇和性格,都跟母亲还真有点像。自然就愿意看待她。几天接触下来之后,就发现两人格外合拍,于是就真把马大姐当自己人看了。
月底的时候,董香香就跟谢三商量给马大姐涨了工资。马大姐心里自然感激他们这份照顾。
于是,家里的这摊子事,总算有了着落。董香香自然开始把心思放在了学业上。
谢三给她报的学习班,董香香怕浪费钱,就一期不差的跟着去读了。班上的同学年纪没有太小的,都是屡败屡战,立志靠考大学改变命运的有志青年。
董香香和这些人在一起,很快就被同学的执着和热情打动了。从77年到79年,有人已经三次没中,却还在继续努力。有人已经二十八岁,说是等到三十再考不中的话,也就死心了。那么在三十之前,在拼两年又何妨?
在这样一群勤奋上进的同学中,董香香心里还真有些后悔。只是自怨自艾也没用,不如从头再来。
董香香很快就加入到这些还要工作,只能在业余时间念书的同学们中间来。
那段时间,董香香也很努力。她这种认真学习的态度,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。有位26岁的大姐,很喜欢跟董香香聊天,课业上也喜欢跟她讨论,还给她提供了之前的复习资料。
董香香是要报文科专业的,她本来就擅长背东西,高中时基础知识打得也比较牢靠。所以,很快就在学习班里很快就展露头角。
别人向她请教问题,董香香也不藏着掖着。她这种厚道的性格格外地招大家喜欢,慢慢地,也就和同学处得越来越好。
虽然在学校里过得很得意,可是在家里就发生了让董香香感到很挫败的事。
她不会的语文题目,谢三哥居然拿起卷子,看上两眼就轻易给出了答案。那些历史古籍典故,谢三眼皮都不抬,就能随口道来。那些古人名言名篇,他也信手拈来。这人连《出师表》都能倒背如流。
董香香这才知道,原来他说会督促她考上大学,绝对不是说空口白话。这人除了迷信意外,在文学历史上面,还真是当之无愧的大家。尽管初中毕业,他就辍学在家,当无业游民了。
董香香没办法,也说不过他,只得硬着头皮接受了谢三哥的再教育。那人罚她抄书,也暗搓搓地忍了下来。
与此同时,她却暗下绝心,大学干就念个文史类的专业得了,咬牙学上几年,把书念好了,到时再来跟谢三哥叫板死磕。到时候,她也罚他用毛笔字抄书,也要反过头来刺他,“你怎么读书的,这段历史明明是这样的!”
董香香正在胡思乱想着。坐在一旁吃点心喝茶的谢三却突然冷笑一声:“董香香,你干嘛呢?你又在走神了。你可是考生,不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,不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情念书,你真能考上大学么?79年的考题太简单了吧?还是你撞上了大运?”
董香香抬起头,一脸哀怨地看着他,这是什么男人呀?明明平时都很正常,怎么一进书房里,这人就变得如此面目可憎?
更让她无语地是,就连书房里的布置也全都变了。完全不见从前的书香,反而处处充满了杀气。
此时,她正对着的那面墙上,悬挂着一张行云流水的毛笔字——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!”
往左看是一副“破釜沉舟”,往右看是一副“背水一战。”那字大得恨不得能从画框里戳出来,狠狠地戳进她的眼里心里。
董香香此时已经不是后悔可以形容的了,她就觉得如果不考上大学,以后这日子就没法过了。
在董香香念书的时候,时间过得飞快。
高中期末考试的时候,学习班也暂时停课了。董香香只得回家读书。
又因为八珍斋的名声都出去了,所以铺子的生意格外的好。董香香干脆就把更多的心思,放在了糕点上。
倒是谢三哥每天都抽出一段时间,看着董香香读书。董香香被刺激的够呛,两人又开始了吵吵闹闹、神神叨叨的日子。
眼见着80年一月份即将走到尽头。许母没有再来过京城,只是一直跟董香香通信联络。
在信中,许母终于放下心里负担,坦白了她要跟马厂长重组家庭的事。
董香香很快回信,表示了对母亲的支持,并且鼓励母亲彻底从心里走出来,她有权利获得本该有的幸福。
日子就在母女俩的书信往来中慢慢走过。
后来,马叔进城办事的时候,还特意过来看望了董香香。谢三也知道他和许母的关系,自然对他特别客气,一路把他迎回家,也跟着董香香一口一个“马叔”地叫着。
马叔对谢三这个一表人才,颇有城府的未来女婿,还是很满意的。他来的时候,带来了两只熏兔子,两只风干鸡,和一片腌制好的猪肉,都是上好的农家肉菜。一看就知道,是许母的心意。
董香香看着这些东西,微微皱着眉说道:“这也太多了,您着这么多东西,路又远,实在太辛苦了。”
马叔见她这般体谅他,就笑着说道,“我也是赶上了厂子运货的车。不然还真不敢把这些东西带来。你妈她到底还是不大放心你。说你长这么大都没在外面过年,所以,特意嘱咐我送过来的。说是,你自己会料理些吃食。”
董香香点了点,又忙问道:“近来您和我妈都挺好得吧?没出什么事吧?”
马叔就笑着说:“挺好的,也没什么大事。到了年底,你们那瓜子厂,还准备大赚一笔呢,你妈也很忙,所以不能亲自过来看你了。不过,你妈捎来话,让你们年初二就回去,见完村中族老走过礼,最好三月份就办了喜事。你妈说,最好别再拖了。”
听了结婚的事,董香香有点害羞地看了谢三一眼。谢三立马回道:“我和香香初一大早就回去,只在家里守个三十。”
马叔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。“早回去也好。”
他早就跟许秀兰同志商量好了,等忙完了闺女的婚事,他们就张罗自己的事。
闺女的婚事自然是要大办的,至于他和许秀兰同志的事,就没必要那么张扬了。
他们都是低调内敛的人,年纪也都已经不小了,并不打算把再婚弄得人尽皆知。到时候,只要三五个较亲近的人,过来坐在一起吃顿饭就行了。
马叔既然来了谢家,自然要留在家里吃顿饭的。
中午的时候,董香香在厨房里帮忙,准备好好露一手。谢三就陪着马叔一起喝了一顿小酒。
两个男人一坐在酒桌上,就亲近了不少。天南海北的聊了不少话题。
谢三这才知道马叔原来也是部队出身,有很多性情相投的战友。他这次进京城来不止要看看董香香,也是打算在节前去看看那些战友们,顺便帮帮那些家里困难的。
谢三就觉得马叔这人真是重情义,岳母若是跟他在一起,定是能相扶到老的。所以,心里也为这段缘分感到高兴。
因为马叔也是京城人,谢家辉煌的时候,他多少也听过一些往事。只是现在谢家到底是败落了。想到这些马叔就不禁有些吁嘘。
反倒是谢三自己适应得很好,小日子过得挺舒心。这人心胸也豁达,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潇洒。马叔打心里就觉得这样一个女婿还真是不错。
一顿饭吃下来,这对未来的翁婿反倒有点心心相惜。
谢三倒是想挽留马叔在家里住一宿,马叔却笑着说道。
“我自己在京城里也有房子,离这里也不算远。平时都没人住,都年底了,也是时候该回家收拾一下了。”
没办法,谢三只得客客气气地把马叔送到车站,见马叔上了公共汽车,他才转头回去。
结果,刚一走进狗尾巴胡同,就见董香香在墙角探头看他。
谢三忍不住吼了一声。“穿军大衣了么,你就往外面跑?再冻感冒了,我就带你去医院挂水,在给你打上好几针!”
董香香听了这话,一溜烟地就跑回家去了,灵活得就跟小兔子钻进草堆子似的。
谢三看见她这样,忍不住摇着头叹道:“都快结婚了,还这么孩子气。一点都不注意身体,这还得管!”
谢三几步走到家里,抓住董香香就到书房里训话。
谢三这人读书多,道理也多,毛病更多。冬天里,就非要把董香香裹成棉球,他才觉得安心。不然就总觉得董香香身体不好,生怕她再冻病了。为了这事可没少唠叨董香香。
董香香也知道谢三哥为她好,自然不会跳起脚来反驳她的话。
只是,有时,董香香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,就好像他们已经提前进入了老夫老妻的阶段。
谢三就是个特别能唠叨的小老头子,偏偏他说什么都有理,她又总是想让着他一些,于是一般都不反驳。不过,哪天她若是气狠了,这男人反倒先软下骨头来,低下了大男人的头,又开始哄她了。
两人就这样小打小闹地,过着红红火火,又充满着无限希望无限憧憬的生活。
在即将结婚的日子里,小董老太太几乎可以料想到,未来三十年,她和小谢老头,会继续这样手牵着手,继续闹下去。大概偶尔还会鸡飞狗跳的。
她也还是会被这男人管着宠着,生气时也还可以耍小性子跟他闹。反正这人是不会放开他的手的。
想想这样的日子,好像并不会觉得腻烦。
比起上辈子一个人孤单度日,有这人陪着可太有意思了。
所以,还是尽快结婚吧!
到时候,她再扑过去,握住这人的手,这人还会一副君子样的拒绝么?还是反手抱住她?
倘若结婚后,这人再跟她谈什么守礼。那一定是傻的没救了。她定会恶狠狠地扑过去,先教他一些做人的基础道理。
第60章故人
马叔离开后, 董香香继续一边学习,一边和马大姐一起照顾着糕点铺子。她看马大姐可靠又勤快, 就教了她一些基本的白案功夫。
马大姐自然是很感谢董香香教她手艺。
董香香却不得不告诉她。“真正的白案厨师要跟师傅学六年手艺, 才能出师,我也就只能教你一些皮毛。”
马大姐却笑着说:“我只学点皮毛就足够了, 比起做点心,我还是更喜欢卖点心,和客人打交道才有意思呢。”
董香香对此倒也没说什么,马大姐的确是个销售方面的人才。只是不管怎么说, 铺子里还是得找个合适的白案师傅。不然,等董香香上大学之后,就顾不过来了。
这年月,过年的时候,人们都喜欢提着点心匣子走亲访友。这半年, 董香香又在附近闯出了些许的名声来。所以,春节前夕, 来八珍斋买糕点的人突然变多了。
董香香和马大姐也都忙了起来, 他们比平日里又多做了一倍的点心,点心的种类也变成了6种, 却仍是不够卖。基本上,头天做得点心,一上午就卖完了。
中秋节已经闹过这么一回了,谢三生怕董香香再累病了,就不让她做太多的点心, 所以,店里顶多也就只比平常多做一倍的数量。
近几日,八珍斋基本上一到中午就关门了。门外还写着纸牌子“今日点心已售完,欢迎明日再来。”顾客们大多也能理解他们人力有限。
这天接近中午的时候,八珍斋的点心还剩了一些。
董香香就说:“那不然,马姐,你就把点心拿回家去吧?你们家妞妞不是也很爱吃么?”
马大姐连忙就说:“那怎么行,你总让我往家拿点心又算怎么回事?咱们还是等等吧。”
既然她这么崇拜他,他就把这八珍斋帮她弄起来吧。
董香香诧异地捂着额头,抬眼问道:“三哥,你干嘛弹我?”
“哼,没规矩,都说了没结婚前不许动手动脚的。你刚刚又干嘛呢?”
谢三自以为摆出了一副严肃正直的君子样,却不知道此时他的眼神温柔得像水,能溺死个把人。董香香被他这样注视着,头皮发麻,脸也都红起来了。
她连忙放下他的手,却不好意思再同他说话了。
谢三看了她一眼,就催促董香香去念书了。结果,董香香心跳如鼓地走出了书房,谢三却靠着门上半响无语。心里盘算着,正月里结婚总是不太好的,最早好像也要等到三月份才能办喜事。
可是,他跟小媳妇好像都有些等不下去了?这要如何是好?
不行,怎么能一天到晚想着结婚孩子热坑头呢?他需得拿出读书人的风范来,悉心教导年幼稚气的妻子,顺便给她做个好榜样。谢三暗下决心。
董香香再见到他的时候,就觉得谁欠三哥钱不还似的。她几次想上前劝他钱财是身外物,却始终没来得及开口。因为谢三哥动不动就在她面前,转身而去。每次都身子站得直直的,步子也走得无比坚定。
弄得董香香一头雾水,实在弄不明白谢三哥这是又犯什么毛病了。
好在隔天那位马大姐也就来了,工钱和工作时间也都谈好了,马大姐对这待遇样样都满意。自从她丈夫去世之后,她和婆婆苦苦度日,生活总算出现了转机。
所以,马大姐十分珍惜这份工作,接待客人的时候特别热情。干起活来也格外的卖力。她也是乡下嫁过来的媳妇,也属于身大力不亏那种类型。所以,很多时候看着董香香那么瘦小,一遇见力气活她就很自然地接手过来。
董香香就觉得马大姐的际遇和性格,都跟母亲还真有点像。自然就愿意看待她。几天接触下来之后,就发现两人格外合拍,于是就真把马大姐当自己人看了。
月底的时候,董香香就跟谢三商量给马大姐涨了工资。马大姐心里自然感激他们这份照顾。
于是,家里的这摊子事,总算有了着落。董香香自然开始把心思放在了学业上。
谢三给她报的学习班,董香香怕浪费钱,就一期不差的跟着去读了。班上的同学年纪没有太小的,都是屡败屡战,立志靠考大学改变命运的有志青年。
董香香和这些人在一起,很快就被同学的执着和热情打动了。从77年到79年,有人已经三次没中,却还在继续努力。有人已经二十八岁,说是等到三十再考不中的话,也就死心了。那么在三十之前,在拼两年又何妨?
在这样一群勤奋上进的同学中,董香香心里还真有些后悔。只是自怨自艾也没用,不如从头再来。
董香香很快就加入到这些还要工作,只能在业余时间念书的同学们中间来。
那段时间,董香香也很努力。她这种认真学习的态度,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。有位26岁的大姐,很喜欢跟董香香聊天,课业上也喜欢跟她讨论,还给她提供了之前的复习资料。
董香香是要报文科专业的,她本来就擅长背东西,高中时基础知识打得也比较牢靠。所以,很快就在学习班里很快就展露头角。
别人向她请教问题,董香香也不藏着掖着。她这种厚道的性格格外地招大家喜欢,慢慢地,也就和同学处得越来越好。
虽然在学校里过得很得意,可是在家里就发生了让董香香感到很挫败的事。
她不会的语文题目,谢三哥居然拿起卷子,看上两眼就轻易给出了答案。那些历史古籍典故,谢三眼皮都不抬,就能随口道来。那些古人名言名篇,他也信手拈来。这人连《出师表》都能倒背如流。
董香香这才知道,原来他说会督促她考上大学,绝对不是说空口白话。这人除了迷信意外,在文学历史上面,还真是当之无愧的大家。尽管初中毕业,他就辍学在家,当无业游民了。
董香香没办法,也说不过他,只得硬着头皮接受了谢三哥的再教育。那人罚她抄书,也暗搓搓地忍了下来。
与此同时,她却暗下绝心,大学干就念个文史类的专业得了,咬牙学上几年,把书念好了,到时再来跟谢三哥叫板死磕。到时候,她也罚他用毛笔字抄书,也要反过头来刺他,“你怎么读书的,这段历史明明是这样的!”
董香香正在胡思乱想着。坐在一旁吃点心喝茶的谢三却突然冷笑一声:“董香香,你干嘛呢?你又在走神了。你可是考生,不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,不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情念书,你真能考上大学么?79年的考题太简单了吧?还是你撞上了大运?”
董香香抬起头,一脸哀怨地看着他,这是什么男人呀?明明平时都很正常,怎么一进书房里,这人就变得如此面目可憎?
更让她无语地是,就连书房里的布置也全都变了。完全不见从前的书香,反而处处充满了杀气。
此时,她正对着的那面墙上,悬挂着一张行云流水的毛笔字——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!”
往左看是一副“破釜沉舟”,往右看是一副“背水一战。”那字大得恨不得能从画框里戳出来,狠狠地戳进她的眼里心里。
董香香此时已经不是后悔可以形容的了,她就觉得如果不考上大学,以后这日子就没法过了。
在董香香念书的时候,时间过得飞快。
高中期末考试的时候,学习班也暂时停课了。董香香只得回家读书。
又因为八珍斋的名声都出去了,所以铺子的生意格外的好。董香香干脆就把更多的心思,放在了糕点上。
倒是谢三哥每天都抽出一段时间,看着董香香读书。董香香被刺激的够呛,两人又开始了吵吵闹闹、神神叨叨的日子。
眼见着80年一月份即将走到尽头。许母没有再来过京城,只是一直跟董香香通信联络。
在信中,许母终于放下心里负担,坦白了她要跟马厂长重组家庭的事。
董香香很快回信,表示了对母亲的支持,并且鼓励母亲彻底从心里走出来,她有权利获得本该有的幸福。
日子就在母女俩的书信往来中慢慢走过。
后来,马叔进城办事的时候,还特意过来看望了董香香。谢三也知道他和许母的关系,自然对他特别客气,一路把他迎回家,也跟着董香香一口一个“马叔”地叫着。
马叔对谢三这个一表人才,颇有城府的未来女婿,还是很满意的。他来的时候,带来了两只熏兔子,两只风干鸡,和一片腌制好的猪肉,都是上好的农家肉菜。一看就知道,是许母的心意。
董香香看着这些东西,微微皱着眉说道:“这也太多了,您着这么多东西,路又远,实在太辛苦了。”
马叔见她这般体谅他,就笑着说道,“我也是赶上了厂子运货的车。不然还真不敢把这些东西带来。你妈她到底还是不大放心你。说你长这么大都没在外面过年,所以,特意嘱咐我送过来的。说是,你自己会料理些吃食。”
董香香点了点,又忙问道:“近来您和我妈都挺好得吧?没出什么事吧?”
马叔就笑着说:“挺好的,也没什么大事。到了年底,你们那瓜子厂,还准备大赚一笔呢,你妈也很忙,所以不能亲自过来看你了。不过,你妈捎来话,让你们年初二就回去,见完村中族老走过礼,最好三月份就办了喜事。你妈说,最好别再拖了。”
听了结婚的事,董香香有点害羞地看了谢三一眼。谢三立马回道:“我和香香初一大早就回去,只在家里守个三十。”
马叔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。“早回去也好。”
他早就跟许秀兰同志商量好了,等忙完了闺女的婚事,他们就张罗自己的事。
闺女的婚事自然是要大办的,至于他和许秀兰同志的事,就没必要那么张扬了。
他们都是低调内敛的人,年纪也都已经不小了,并不打算把再婚弄得人尽皆知。到时候,只要三五个较亲近的人,过来坐在一起吃顿饭就行了。
马叔既然来了谢家,自然要留在家里吃顿饭的。
中午的时候,董香香在厨房里帮忙,准备好好露一手。谢三就陪着马叔一起喝了一顿小酒。
两个男人一坐在酒桌上,就亲近了不少。天南海北的聊了不少话题。
谢三这才知道马叔原来也是部队出身,有很多性情相投的战友。他这次进京城来不止要看看董香香,也是打算在节前去看看那些战友们,顺便帮帮那些家里困难的。
谢三就觉得马叔这人真是重情义,岳母若是跟他在一起,定是能相扶到老的。所以,心里也为这段缘分感到高兴。
因为马叔也是京城人,谢家辉煌的时候,他多少也听过一些往事。只是现在谢家到底是败落了。想到这些马叔就不禁有些吁嘘。
反倒是谢三自己适应得很好,小日子过得挺舒心。这人心胸也豁达,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潇洒。马叔打心里就觉得这样一个女婿还真是不错。
一顿饭吃下来,这对未来的翁婿反倒有点心心相惜。
谢三倒是想挽留马叔在家里住一宿,马叔却笑着说道。
“我自己在京城里也有房子,离这里也不算远。平时都没人住,都年底了,也是时候该回家收拾一下了。”
没办法,谢三只得客客气气地把马叔送到车站,见马叔上了公共汽车,他才转头回去。
结果,刚一走进狗尾巴胡同,就见董香香在墙角探头看他。
谢三忍不住吼了一声。“穿军大衣了么,你就往外面跑?再冻感冒了,我就带你去医院挂水,在给你打上好几针!”
董香香听了这话,一溜烟地就跑回家去了,灵活得就跟小兔子钻进草堆子似的。
谢三看见她这样,忍不住摇着头叹道:“都快结婚了,还这么孩子气。一点都不注意身体,这还得管!”
谢三几步走到家里,抓住董香香就到书房里训话。
谢三这人读书多,道理也多,毛病更多。冬天里,就非要把董香香裹成棉球,他才觉得安心。不然就总觉得董香香身体不好,生怕她再冻病了。为了这事可没少唠叨董香香。
董香香也知道谢三哥为她好,自然不会跳起脚来反驳她的话。
只是,有时,董香香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,就好像他们已经提前进入了老夫老妻的阶段。
谢三就是个特别能唠叨的小老头子,偏偏他说什么都有理,她又总是想让着他一些,于是一般都不反驳。不过,哪天她若是气狠了,这男人反倒先软下骨头来,低下了大男人的头,又开始哄她了。
两人就这样小打小闹地,过着红红火火,又充满着无限希望无限憧憬的生活。
在即将结婚的日子里,小董老太太几乎可以料想到,未来三十年,她和小谢老头,会继续这样手牵着手,继续闹下去。大概偶尔还会鸡飞狗跳的。
她也还是会被这男人管着宠着,生气时也还可以耍小性子跟他闹。反正这人是不会放开他的手的。
想想这样的日子,好像并不会觉得腻烦。
比起上辈子一个人孤单度日,有这人陪着可太有意思了。
所以,还是尽快结婚吧!
到时候,她再扑过去,握住这人的手,这人还会一副君子样的拒绝么?还是反手抱住她?
倘若结婚后,这人再跟她谈什么守礼。那一定是傻的没救了。她定会恶狠狠地扑过去,先教他一些做人的基础道理。
第60章故人
马叔离开后, 董香香继续一边学习,一边和马大姐一起照顾着糕点铺子。她看马大姐可靠又勤快, 就教了她一些基本的白案功夫。
马大姐自然是很感谢董香香教她手艺。
董香香却不得不告诉她。“真正的白案厨师要跟师傅学六年手艺, 才能出师,我也就只能教你一些皮毛。”
马大姐却笑着说:“我只学点皮毛就足够了, 比起做点心,我还是更喜欢卖点心,和客人打交道才有意思呢。”
董香香对此倒也没说什么,马大姐的确是个销售方面的人才。只是不管怎么说, 铺子里还是得找个合适的白案师傅。不然,等董香香上大学之后,就顾不过来了。
这年月,过年的时候,人们都喜欢提着点心匣子走亲访友。这半年, 董香香又在附近闯出了些许的名声来。所以,春节前夕, 来八珍斋买糕点的人突然变多了。
董香香和马大姐也都忙了起来, 他们比平日里又多做了一倍的点心,点心的种类也变成了6种, 却仍是不够卖。基本上,头天做得点心,一上午就卖完了。
中秋节已经闹过这么一回了,谢三生怕董香香再累病了,就不让她做太多的点心, 所以,店里顶多也就只比平常多做一倍的数量。
近几日,八珍斋基本上一到中午就关门了。门外还写着纸牌子“今日点心已售完,欢迎明日再来。”顾客们大多也能理解他们人力有限。
这天接近中午的时候,八珍斋的点心还剩了一些。
董香香就说:“那不然,马姐,你就把点心拿回家去吧?你们家妞妞不是也很爱吃么?”
马大姐连忙就说:“那怎么行,你总让我往家拿点心又算怎么回事?咱们还是等等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