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节
没去读书的章元敬也用小手给姜氏顺气,一边说道:“奶奶,你可别吓平安。”
姜氏一见孙子这般,倒是没有再发怒,只是一把将他搂在怀中,好一会儿才说道:“这人啊,关键当头才看得出来是不是狼心狗肺。”
李婶是知道姜氏去干嘛的,听了这话低声问道:“老太太,孙秀才没答应吗?”
姜氏一听又来气,骂道:“可不是,当年亭儿还在的时候帮过他多少,他倒是全忘了,我一提平安,他就装傻充愣,最后还说自己太忙要备考,我呸,就他这德行,考个一百年也考不中,白白浪费家里头的银钱。”
原来昨晚上姜氏思前想后的,觉得不能耽误了孩子,就想到了隔壁的孙秀才。姜氏自己看不上这个姓孙的,觉得他人品不行,但当年章明亭确实是对孙秀才帮助良多,不说别的,章家的书还有几本在孙家呢。
姜氏琢磨着,这也不是让孙秀才时时刻刻带着章元敬,只是挑着有空的时候教导一番,也是花费不了他多少时候,看着当年的情分孙秀才不该不答应才是。
谁知道她才一提,孙秀才干净利落的回绝了,丝毫没有回转的余地,这可把姜氏气着了。
章元敬听了,暗叹了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,却是舍不得他家奶奶去受委屈,连忙说道:“奶奶,我不喜欢孙秀才,也不喜欢秀才娘子,更加不喜欢长生,我才不去。”
姜氏拉着他的手,也跟着骂道:“哼,一家子没良心的,对,以后求着我们也不去。”
孙氏也在旁边劝道:“原本孙秀才要是个品行端正的,两家离得近,平安能过去识得几个字自然是好的,只是娘也知道,这才是个秀才呢,他就恨不得用鼻子看人,外头不知道多少风流债,这样的人,平安若是跟着学了,以后说不定还得被拖累。”
孙氏也是刚知道姜氏过去的事,要是她早知道的话肯定是不会赞同的,主要就是孙秀才的人品堪忧,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惹出什么祸事儿来。
这年头师徒的关系仅次于亲缘,别为了贪一时便宜反倒是害了儿子一生。
姜氏这会儿也沉下心来了,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,倒是并不那么生气了,反倒是说道:“可不是,幸好他没答应,不然人家知道乖孙的师傅是这么个人估计还得看不起。”
李婶也说道:“咱族里还有举人老爷呢,谁稀罕他一个秀才。”
这话却是假话,章家虽然有一个举人,但这位平时并不在青州县城,就算是在也轮不到她们来拉关系,不然的话姜氏哪能去孙家。
姜氏摸了摸孩子的头发,说道:“去私塾怕是年纪不够,至于旁人家……”
章明亭已经过世,她们又能认识几个人呢?
孙氏也跟着叹了口气,忽然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问道:“娘,左右平安还小,不如先由我来教他,等稍大一些咱们再去私塾便是了。”
“你?”姜氏怀疑的看着她,似乎并不相信的样子。
孙氏捏了捏手心,才说道:“前些年相公教过我一些,我别的不成,记性倒是不错,三字经如今还能背呢,小孩子启蒙不都是读三字经吗,等平安都会背了也就能去私塾了。”
姜氏还是有些怀疑,但目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,只好说道:“那成吧,你就先教教。”
孙氏笑了笑,似乎对自己颇有信心。
章元敬却有些头疼,如果他知道自己表露的天分会让姜氏受气的话,恐怕不会表现的这么早,以家里头现在的情况来看他确实是着急了一些。
12.三字经
孙氏对于教孩子的事情兴致勃勃,姜氏答应之后就兴冲冲的去了一趟书房,把那本三字经带了出来,当天晚上就开始教孩子念起来。
别说,她的记忆能力确实是不错,以前章明亭教的大部分都还记得,倒是免了章元敬好大的麻烦,顺理成章的可以开始“读书”了。
孙氏并不知晓三字经的意思,但她牢记一句话,那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,每天就抓着孩子一遍遍的读,总觉得读得多了就懂了。
也幸亏章元敬不是真孩子,不然的话这么枯燥的读书生涯早就坚持不下去了,哪能真的配合每天同一句话念上一百遍呢?
跟着自家亲娘学了一段时间,章元敬深刻的认识到他家娘亲其实也是个很固执的人,比如每天只教一句话,即使孩子学完了,会背了,她也绝对不会教第二句,说是循序渐进。
再比如说把女儿也拒在身边,硬是要让他们一块儿读书,章铃兰是真小孩啊,为此常常宁愿逃到姜氏身边去做针线,因为只有在那里孙氏不敢去抓她出来。
短短的三天功夫,章铃兰就从爱粘着娘亲的姑娘变成见了她就跑,由此可见孙氏的威力。章元敬琢磨着这姑娘估计是有阴影了,得了恐学症。
章铃兰对弟弟能够坚持下来表示十分佩服,还说道:“我一听娘读书就头疼。”
孙氏听见这话之后气笑了,点了点女儿的额头说道:“你以为我喜欢教你,笨的都没边了,识得几个字对你难道有坏处不成?”
章铃兰笑嘻嘻的说道:“我也不是不学,只是娘你也太严厉了,我又不考科举去。”
说完,章铃兰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她娘,又说道:“爹还在的时候,对我也没有这么严厉。”
孙氏一听,心中就叹了口气,她摸了摸女儿的头发,一瞬间似乎有很多想说的话,但又什么都说不出口来,最后只是长长的叹了口气。
章元敬抬起头,忽然开口说道:“姐,识字,看账本。”
章铃兰奇怪的低头看向弟弟,章元敬却板着脸说道:“看不懂会被骗,奶奶说的。”
孙氏一听,心头一动点头说道:“可不是吗,虽然咱们也不是大户人家,但总有几亩地,你要是不识字不会算数,到时候佃户都敢糊弄你。”
小小年纪的章铃兰已经知道银钱的重要性,听了这哈虽然还是有些不情愿,但还是说道:“那好吧,但是您可不能逼我念那么多遍。”
孙氏只好无可奈何的答应了,一边又不忘记打击她:“这么大人了,还不如你弟弟。”
章铃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,笑盈盈的说道:“那可不,也不看看是谁家弟弟。”
自此之后,孙氏果然不太管女儿的学习,只盯着儿子,每天必定是要数着他念了多少遍的,就是章元敬也是不厌其烦,靠着两辈子的耐心才忍了下来。
一开始念书的时候还好,但两三个月过去,《三字经》念到了中段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,孙氏的记忆力是不错,但当初章明亭教她也是弄一个红袖添香,显然没怎么正经的上过课。
一开始的内容她记得清清楚楚,但到了后头就开始混乱起来,比如赤道下,温暖极。我中华,在东北。寒燠均,霜露改。右高原,左大海,这俩句,大概是太拗口了,孙氏直接就略过了,大概在她的记忆中是没有这俩句话的。
又有些句子前后调换了位置,别说,听起来确实还是朗朗上口,但这也掩盖不住错误的真相,要是一直这么下去的话恐怕学堂都不用去了。
一开始章元敬还没发现,跟着念了几日,毕竟他也没有背诵过完整版本,这一日对着三字经翻看的时候却发现不对劲了。
章元敬看了看《三字经》,又抬头看了看教学兴趣日益增长的亲娘,到底是打破了宁静的教学生涯。粉嘟嘟的手指按住那一页,章元敬露出疑惑的小眼神:“娘,为什么上面的曰不是这么写的,不都是曰吗,为什么字长得不一样?”
孙氏心中咯噔一声,低头仔细去看,果然,前头一句话是曰黄道,日所躔。曰赤道,当中权,紧跟着按照她的记忆是曰仁义,礼智信。此五常,不容紊,但对比一下字完全是不一样的,书肯定是不会错的,那错误的人只能是自己了!
姜氏一见孙子这般,倒是没有再发怒,只是一把将他搂在怀中,好一会儿才说道:“这人啊,关键当头才看得出来是不是狼心狗肺。”
李婶是知道姜氏去干嘛的,听了这话低声问道:“老太太,孙秀才没答应吗?”
姜氏一听又来气,骂道:“可不是,当年亭儿还在的时候帮过他多少,他倒是全忘了,我一提平安,他就装傻充愣,最后还说自己太忙要备考,我呸,就他这德行,考个一百年也考不中,白白浪费家里头的银钱。”
原来昨晚上姜氏思前想后的,觉得不能耽误了孩子,就想到了隔壁的孙秀才。姜氏自己看不上这个姓孙的,觉得他人品不行,但当年章明亭确实是对孙秀才帮助良多,不说别的,章家的书还有几本在孙家呢。
姜氏琢磨着,这也不是让孙秀才时时刻刻带着章元敬,只是挑着有空的时候教导一番,也是花费不了他多少时候,看着当年的情分孙秀才不该不答应才是。
谁知道她才一提,孙秀才干净利落的回绝了,丝毫没有回转的余地,这可把姜氏气着了。
章元敬听了,暗叹了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,却是舍不得他家奶奶去受委屈,连忙说道:“奶奶,我不喜欢孙秀才,也不喜欢秀才娘子,更加不喜欢长生,我才不去。”
姜氏拉着他的手,也跟着骂道:“哼,一家子没良心的,对,以后求着我们也不去。”
孙氏也在旁边劝道:“原本孙秀才要是个品行端正的,两家离得近,平安能过去识得几个字自然是好的,只是娘也知道,这才是个秀才呢,他就恨不得用鼻子看人,外头不知道多少风流债,这样的人,平安若是跟着学了,以后说不定还得被拖累。”
孙氏也是刚知道姜氏过去的事,要是她早知道的话肯定是不会赞同的,主要就是孙秀才的人品堪忧,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惹出什么祸事儿来。
这年头师徒的关系仅次于亲缘,别为了贪一时便宜反倒是害了儿子一生。
姜氏这会儿也沉下心来了,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,倒是并不那么生气了,反倒是说道:“可不是,幸好他没答应,不然人家知道乖孙的师傅是这么个人估计还得看不起。”
李婶也说道:“咱族里还有举人老爷呢,谁稀罕他一个秀才。”
这话却是假话,章家虽然有一个举人,但这位平时并不在青州县城,就算是在也轮不到她们来拉关系,不然的话姜氏哪能去孙家。
姜氏摸了摸孩子的头发,说道:“去私塾怕是年纪不够,至于旁人家……”
章明亭已经过世,她们又能认识几个人呢?
孙氏也跟着叹了口气,忽然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问道:“娘,左右平安还小,不如先由我来教他,等稍大一些咱们再去私塾便是了。”
“你?”姜氏怀疑的看着她,似乎并不相信的样子。
孙氏捏了捏手心,才说道:“前些年相公教过我一些,我别的不成,记性倒是不错,三字经如今还能背呢,小孩子启蒙不都是读三字经吗,等平安都会背了也就能去私塾了。”
姜氏还是有些怀疑,但目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,只好说道:“那成吧,你就先教教。”
孙氏笑了笑,似乎对自己颇有信心。
章元敬却有些头疼,如果他知道自己表露的天分会让姜氏受气的话,恐怕不会表现的这么早,以家里头现在的情况来看他确实是着急了一些。
12.三字经
孙氏对于教孩子的事情兴致勃勃,姜氏答应之后就兴冲冲的去了一趟书房,把那本三字经带了出来,当天晚上就开始教孩子念起来。
别说,她的记忆能力确实是不错,以前章明亭教的大部分都还记得,倒是免了章元敬好大的麻烦,顺理成章的可以开始“读书”了。
孙氏并不知晓三字经的意思,但她牢记一句话,那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,每天就抓着孩子一遍遍的读,总觉得读得多了就懂了。
也幸亏章元敬不是真孩子,不然的话这么枯燥的读书生涯早就坚持不下去了,哪能真的配合每天同一句话念上一百遍呢?
跟着自家亲娘学了一段时间,章元敬深刻的认识到他家娘亲其实也是个很固执的人,比如每天只教一句话,即使孩子学完了,会背了,她也绝对不会教第二句,说是循序渐进。
再比如说把女儿也拒在身边,硬是要让他们一块儿读书,章铃兰是真小孩啊,为此常常宁愿逃到姜氏身边去做针线,因为只有在那里孙氏不敢去抓她出来。
短短的三天功夫,章铃兰就从爱粘着娘亲的姑娘变成见了她就跑,由此可见孙氏的威力。章元敬琢磨着这姑娘估计是有阴影了,得了恐学症。
章铃兰对弟弟能够坚持下来表示十分佩服,还说道:“我一听娘读书就头疼。”
孙氏听见这话之后气笑了,点了点女儿的额头说道:“你以为我喜欢教你,笨的都没边了,识得几个字对你难道有坏处不成?”
章铃兰笑嘻嘻的说道:“我也不是不学,只是娘你也太严厉了,我又不考科举去。”
说完,章铃兰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她娘,又说道:“爹还在的时候,对我也没有这么严厉。”
孙氏一听,心中就叹了口气,她摸了摸女儿的头发,一瞬间似乎有很多想说的话,但又什么都说不出口来,最后只是长长的叹了口气。
章元敬抬起头,忽然开口说道:“姐,识字,看账本。”
章铃兰奇怪的低头看向弟弟,章元敬却板着脸说道:“看不懂会被骗,奶奶说的。”
孙氏一听,心头一动点头说道:“可不是吗,虽然咱们也不是大户人家,但总有几亩地,你要是不识字不会算数,到时候佃户都敢糊弄你。”
小小年纪的章铃兰已经知道银钱的重要性,听了这哈虽然还是有些不情愿,但还是说道:“那好吧,但是您可不能逼我念那么多遍。”
孙氏只好无可奈何的答应了,一边又不忘记打击她:“这么大人了,还不如你弟弟。”
章铃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,笑盈盈的说道:“那可不,也不看看是谁家弟弟。”
自此之后,孙氏果然不太管女儿的学习,只盯着儿子,每天必定是要数着他念了多少遍的,就是章元敬也是不厌其烦,靠着两辈子的耐心才忍了下来。
一开始念书的时候还好,但两三个月过去,《三字经》念到了中段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,孙氏的记忆力是不错,但当初章明亭教她也是弄一个红袖添香,显然没怎么正经的上过课。
一开始的内容她记得清清楚楚,但到了后头就开始混乱起来,比如赤道下,温暖极。我中华,在东北。寒燠均,霜露改。右高原,左大海,这俩句,大概是太拗口了,孙氏直接就略过了,大概在她的记忆中是没有这俩句话的。
又有些句子前后调换了位置,别说,听起来确实还是朗朗上口,但这也掩盖不住错误的真相,要是一直这么下去的话恐怕学堂都不用去了。
一开始章元敬还没发现,跟着念了几日,毕竟他也没有背诵过完整版本,这一日对着三字经翻看的时候却发现不对劲了。
章元敬看了看《三字经》,又抬头看了看教学兴趣日益增长的亲娘,到底是打破了宁静的教学生涯。粉嘟嘟的手指按住那一页,章元敬露出疑惑的小眼神:“娘,为什么上面的曰不是这么写的,不都是曰吗,为什么字长得不一样?”
孙氏心中咯噔一声,低头仔细去看,果然,前头一句话是曰黄道,日所躔。曰赤道,当中权,紧跟着按照她的记忆是曰仁义,礼智信。此五常,不容紊,但对比一下字完全是不一样的,书肯定是不会错的,那错误的人只能是自己了!